药物治疗—品行障碍

临床表现

现在,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所称的“品行障碍”,在很多人眼里,就是通常所说的青少年违纪行为,即他们的行为总是侵犯他人的一些基本权利,无视社会的基本规范。常见的表现包括欺负弱小儿童、虐待小动物、打架斗殴、持械伤人、故意毁坏物品等。盗窃、逃学、说谎等现象在一般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虽然也偶尔出现,但在品行障碍的孩子身上往往更为多见,且比较持久。其实,品行障碍的最重要特征是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悔过之心,且拒绝对自己干过的事情承担责任。

品行障碍的孩子大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。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大发脾气,被有的人认为是“火药筒子”。他们发脾气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外部事件的刺激,也有可能是由于自己同时具有的其他精神障碍(如情绪障碍)。除上述表现之外,还有一些品行障碍的孩子表现得非常具有掠夺性,他们的行为往往具有冷漠、残酷的特征,且做事具有一定的预谋性。

治疗与处理

对有些案例而言,品行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性,尤其是酗酒无度或具有反社会特征的父亲所生的儿子。虽然有研究发现,具有品行障碍的儿童及具有攻击行为的成年人,其体内的5—羟色胺水平有所降低,且EEG有异常发现,但目前尚未发现满意的药物治疗方法。研究发现,对于攻击行为具有发作性的患者而言,采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较好,而对于事前有预谋的攻击行为治疗效果不佳。但是,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其他心理障碍(如情绪障碍或儿童多动症),则药物治疗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。一项研究显示,对于既有品行障碍又有抑郁症状孩子而言,服用抗抑郁药丙咪嗪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,也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品行问题。对于既有品行障碍又有多动症的青少年而言,人们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,使用利他林治疗效果很好。困此,如果你怀疑孩子有品行障碍,那么最好让医生同时检查一下有无其他问题,包括抑郁症、多动症、焦虑症等。一旦发现这些问题,既可以采用药物治疗,也可以采用心理治疗,两种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
最后要说的是,对于具有品行障碍孩子的家庭而言,可能需要每隔一段时间为家庭及孩子本人提供行为或家庭治疗。研究发现,多数孩子的品行障碍将持续存在,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攻击性的特点。长期的观察发现,要想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能有较好的结局,保持完整的家庭可能最为重要。

上一篇: 药物治疗—违抗性障碍

下一篇: 药物治疗—儿童多动症和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治疗药物

Email:adhd@adhd.org.cn

上海北辰软件有限公司 濮阳市北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提供网络和技术支持